当前位置: 观赏鱼类 >> 观赏鱼类生活环境 >>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吉林市龙潭
江城党建
jljcdj
吉林市本土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党支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余名医务人员坚守医者初心、肩负抗疫使命,不惧困难与危险,义无反顾投身战疫一线,为龙潭区实现社会面清零、守护群众生命安全贡献了全部力量。
星夜集结,一线作战党旗飘扬
3月4日凌晨,医院党支部班子开会,安排部署、落实措施,吹响战疫最强号角。院班子成员24小时在院办公,各职能科室全部在院留宿,党员医护冲锋一线承担重任,后勤保障人员日夜坚守岗位,与一线医务人员共进退。
哪里最累,哪里最危险,他们就申请去哪里。居民核酸检测方案出台后,院支部第一时间组织了包括四名班子成员在内的60人核酸采集队伍,随时听从上级主管部门调度。在多个核酸采样点,他们在室外顶着风雪为居民完成采样,从早上六点工作到晚上十一点,每完成一次,就要用含酒精消毒液对手部进行彻底消毒,每天要重复上千次,一天下来,手脚全部冻僵,他们依旧每天坚守,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在为居家隔离居民入户采样时,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装备,笨重地登梯爬楼,汗水一次次浸湿衣服,累到双腿颤抖、筋疲力尽,他们从不叫苦,坚决将“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要求贯彻到底。在隔离宾馆中,他们白天为隔离人员采样、消杀、送物资,晚上还要上报数据,安排第二天工作任务,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当出现阳性人员时,他们主动承担复采工作,不惧风险近在咫尺,无论深夜还是清晨,他们都马上响应,立即出动。在他们身后默默熬战的,是几名“隐形”战士,防护和消杀指导、人员排班、接单、派单、归队,连续十几天24小时待命,她们都已年过五十,仍和队员们一起坚守,共同进退。
党支部多次临危受命,派出余人执行流调、PCR实验室、排红、转运、隔离点等疫情防控任务,不计报酬、不讲条件,医院的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基层党支部的初心使命。
人民至上,绿色通道为健康护航
因疫情防控需要,3月16医院暂停门急诊、发热门诊工作,进入闭环管理模式。50天来,在院闭环留宿的医护人员不分昼夜守护着院内环境安全,守护着住院患者的安康,守护着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保障着区域慢病患者的药物供给。
医院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边消杀、边采样、边检测,不留一处死角,坚决阻断院内病毒传播途径。对“闭环”在院的病人,医护人员比平常更多了一份耐心。他们对病人和陪同家属做好心理安抚,保证医生查房、护理、治疗、做核酸等各项医疗日常工作依旧正常进行。为做到有效隔离,透析科设置了封闭区域,升级防护和管控措施,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注意病人情绪变化,及时讲解防疫政策要求并随时做好提醒,将病人排好班次,24小时满负荷运转,最大限度降低病人之间交叉感染。
为确保门诊慢病绿色通道顺利开通,慢病医生24小时在岗值守,闭环管理医院就诊,预检分诊、收款处工作人员就在做好消杀防护的情况下,帮助患者完成交款、取药,医生还耐心为慢病患者提供咨询问诊及居家隔离服药指导,累计开具慢病处方余张,解决了疫情期间慢病患者用药困难的燃眉之急。
执着坚守,党员突击队高效作战
疫情发生以来,PCR实验室成了承载期待最多的地方,也是党员医护带头坚守、克难攻坚的地方。上千支标本,就是几千个家庭对检测结果的期盼,标本一批接一批源源不断的送进来,单日样本检测量最高时达到管,是日常检测量的20多倍。“等手上这批进去,先暂停下,出来吃点饭。”这样的喊话已经连续多遍,PCR实验室的“大白”们依旧没有一个出来,他们开足马力、争分夺秒对标本开展检测,为了尽可能缩短出报告的时间,和时间赛跑,也是和病毒赛跑,决不能停,也决不能输!
在PCR实验室,医护人员几乎不眠不休24小时轮岗执行核酸检测任务,在密不透风的隔离衣里完成规范、准确操作,他们必须全身心投入,不能有丝毫差错。全副武装的他们只能减少穿脱防护服频次,减少喝水次数,少吃流质食物,长期被防护服勒着的胳膊形成了疤痕,忍耐着饥饿、头晕,却没有一个人退缩掉队,他们以精准、高效的检测手段,为疫情前线提供扎实可靠的技术支撑。
勇敢逆行,战时组织守护方舱
疫情防控任务延伸到哪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到哪里。3月14日,“方舱”医院正式开舱收治病人,医院接到任务后,十名党员主动请战,成立驻方舱临时党支部,医护队迅速入驻。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先后派出40余人顺利完成第一批病人收治任务。
临时党支部接管的龙潭三个舱区,在舱患者始终保持在三百人左右,上有耄耋老人,下有不满周岁的幼儿,面对大量而繁重的工作任务,有人含泪剪去长发,有人默默穿上厚重的纸尿裤,他们熬红眼、喊哑了嗓、磨破了脚,却从不叫苦喊累,没有一个人退缩,每个人都铆足了劲毫不松懈。在党员干部带动下,舱内病人陆续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齐心合力解决舱内各类生活问题,经过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形成了完善有序的院区工作流程以及医患一家亲的良好氛围。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奋战,他们圆满完成使命,医院于4月12日实现清舱。
有一种力量,能够带来人们光明和希望,能够支撑着她们的刚强与柔和,能够在一人与人之间传递,这种力量叫信仰,信仰的颜色一定是中国红。医院全体党员职工干部勇担当、践使命,在关键时刻豁得出、顶得上,助力吉林市取得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江城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