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赏鱼类 >> 观赏鱼类的天敌 >> 乡村振兴养鱼有方,市中区渔业经济总产
走进
市中区凌家镇牛角田村
近日,甜城妹在凌家镇牛角田村的兴利农养鱼农民专合社内看到,基地管理人员正在忙着给鱼儿喂食。“我们每天早上7点多就会起来,把鱼料撒了,打扫鱼池的环境卫生,然后开始检查鱼池鱼儿的生长情况并做记录。”基地饲养员介绍着他一天的工作。主要物种
大千花泥鳅,学名中华沙鳅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兴利农养鱼农民专合社的养殖的小鱼名叫大千花泥鳅,学名中华沙鳅,是长江流域的特有物种,从苗种培育到上市销售要经历3年时间,培育周期长,市场价格较高,每斤-元,在我区去年首次上市得到了市场的良好反馈,一百斤左右的大千花泥鳅卖了6万多元。市中区凌家镇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水资源充足,非常适合鱼类生长。兴利农养鱼农民专合社将持续依托这一优势,大力发展生态鱼养殖,持续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大千花泥鳅的年产量达到斤。走进
永安镇新房村乡渔水产鲈鱼养殖基地
而在永安镇新房村的乡渔水产鲈鱼养殖基地内,占地亩的鱼塘,水光粼粼。据了解,目前,乡渔水产鲈鱼养殖基地只养殖了鲈鱼一个品种,没有其他鱼种。就养殖规模来说,是内江现目前最大的鲈鱼养殖基地,年产量30万斤左右,年产值超万元,目前主要销往云南,贵州,重庆,成都等地。下一步,基地负责人打算引进鳜鱼、鸭嘴鲟、桂鱼等新品种,扩大养殖规模。主导产业
总产量达到吨
好山好水出好鱼,长久以来,市中区紧紧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兴渔、质量兴渔、品牌强渔、科技助渔。充分挖掘潜能,深化结构调整,以特色水产、稻渔综合种养、果渔循环等为主导产业,结合“一带双核四基地”布局,大力发展白乌鱼、大千花泥鳅、观赏鱼、南美白对虾等养殖品种,全力打造产业鲜明,装备先进,产业链条完整,效益良好的城郊型都市现代渔业园区。截至目前,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达4.万亩(含稻田养殖),其中特色水产养殖面积1.6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面积1.44万亩。今年以来,市中区水产品总产量达到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2.7亿元。图文丨门游洋编辑丨罗玲、阳治责编丨邓晓川编审丨张英联系—
投稿邮箱:wtc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