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市场

劳务中介数字化的效率革命服务驱动需求

发布时间:2024/12/2 12:10:45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hunan.ifeng.com/a/20180514/6574807_0.shtml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如今几乎所有行业都在讨论或迈入数字化,劳务行业也一样,发展至今,为实现降本增效,劳务行业走向数字化也成为大势所趋,而如何切入并实现数字化,也成为不少亟待转型的劳务中介企业所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不妨来看看作者的解答。

说到某个平台时,我们总是习惯先谈产品功能,往往会忽视最基本也最核心的本质,功能是依托在用户的需求之上,底层还承载着行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产生的微观变化。

去年写虎蛙从白领社交招聘产品切入到蓝领送工赛道,我们对于整个人力资源业态的思考与复盘分析。今天算是承上启下,在服务了数百家劳务公司客户后,我们团队无论是在用户需求的把控上,还是对于行业里推行数字化的进程,有了一些自己的主观判断,希望能够与同行者多多探讨交流。

一、行业数字化的前奏:本质是降本增效

劳务业态的发展在我们国内经历了两个阶段,从早期的职介所到现在的劳务公司,变化的核心是稀缺资源的转换,从原来的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发生迁移。

我们在看整个赛道纵向发展时,选择的服务标的是乙方(劳务公司)。从甲方(用工单位)的需求来衡量,它们需要一个角色来承担用工成本和用工风险。

从C端(蓝领劳动力)的需求来判断,蓝领工人不只是信息稀缺,同时还伴随信任服务稀缺,这也是为何蓝领求职招聘领域诞生不了网络招聘平台巨头的原因(58在传统服务人员的招聘上有一定优势,但无法代表全部蓝领人群)。

我们团队内部反复在提一个观点:不是其他行业在数字化,所以劳务行业也需要数字化,两者之间完全没有因果关系。如果行业需要实现数字化,一定是其中关键的角色劳务公司通过参与变革能够产生质的变化,比如经营管理过程中实现了降本增效,提升了利润或创造了新的社会价值等等。

所以,传统劳务中介实现业务数字化是个已经明确的大趋势,但一剂“药方”要有亮眼的“药引子”作为佐料,才能发挥它的功效。我们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五个关键角色串联劳务公司的所有业务流程,先把繁琐的业务标准化,然后从信息化再到数字化,不可操之过急。

二、个体变革的驱动力:经营管理职责的升级

我们接触的劳务公司客户,无论大小,找我们倾诉的所有归纳起来无非三点:人难招,利润薄,工人难管。

产生任何结论都是有对比的,人比以前难招,利润比以前少了,工人也不像以前那么言听计从了。说明是以前是很容易的,现在变困难了,我们来帮忙分析下为何现在不像以前容易。

人难招,最常规的解释是人口红利下降(互联网的通词),我们来用行业的话把它拆细,讲清楚,说明白。

我们把国内蓝领劳动力总量比喻成一瓶ml的水(对应近4亿的蓝领),新生的劳动力是增,老化的劳动力是减,从恒量流体角度而言,对于整瓶水变化影响不大(基数大,小样本影响弱),4亿的蓝领劳动力是相对没有明显减少的,毕竟没有哪个角色可以有能力创造劳动力。

总量变化不大,我们更应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8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