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青岛晚报」早报8月24日讯提起民营经济,人们能想到的是:创新创业的新高地、吸纳就业的新渠道、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力军。在青岛,这支“生力军”已经成为推动岛城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今年前7个月,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7.1%,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8.3%;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45.7%,占同期全市外贸总值的66.9%;民营经济实现税收.9亿元,同比增长30.7%,占全市税收总额的比重达63.1%……“十四五”开局之年,青岛壮大民营经济攻势全面起势,这背后,离不开打好企业“服务牌”的青岛样本。今年来,市民营经济局围绕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在相关单位的大力配合下,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重点为企业办好清理欠款、项目用地、保障用工、招标采购等十件实事。”市民营经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中,依托壮大民营经济攻势形成的工作机制,各单位为企业解决了许多难点问题,真正凝聚起了攻坚合力。在要素支持方面,举行“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编制《青岛市民营和中小企业政策一本通》(版),发布《一本通》电子书;上半年新增减税降费41亿元;18家金融机构利用政务数据放款亿;搭建企业急需紧缺用工对接平台,上半年引才聚才11万余人,同比增长19.1%。市民营经济局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创新发展道路,持续完善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体系。今年以来,我市拟新认定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审核入库优势高成长企业家,其中隐形冠军企业家,瞪羚企业家,小巨人企业家。激发创新动能方面,启动年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共征集区域赛项目个,创客赛项目个,城市赛项目个,数量和质量再超上年。推动小微企业创新转型,上半年家小微企业申报年创新转型项目,同比增长80.2%,复核确定个小微企业创新转型项目。(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杨博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