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类

河口清湖费家ldquo甲秀园rdq

发布时间:2022/4/29 12:47:41   

铅山消息群

扫码添加灰叔叔,发送进群

秀甲江南的河口清湖费家“甲秀园”(之三)

——甲秀园秀美风光之八景

“河口往事——系列文稿一百篇”

作者简介

杨必源,笔名杨碧源,字(网)号车头石痴、沙湾野老,土生土长河口人,现退休在家。当过知青、工人,专业文博,爱好文学,写过一些散文、小小说和诗歌,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历史学会和考古学会会员。对铅山,尤其河口镇的历史文化有所研究,撰写相关文稿上百篇。

河口,这座号称江西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的古镇,随着近年来的文化旅游开发,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游客到这里来,有一个地方必去不可,那就是长达五华里,曾经非常热闹繁华,且至今仍面貌依旧的临河明清古街。然而,河口以前还有一个地方也是很有名的,却如今鲜为人知了。这就是堪比苏州留园和南京随园,兴建于明代后期的一座私家大园林——河口清湖费氏家族“甲秀园”。以下为本文之三的“甲秀园秀美风光之八景”。

河口清湖费家甲秀园,历经费氏四代精心的设计与建造,到明万历年间终于建成完善。景之秀美,费元禄自题一首五言诗描述其为:“岩庭无结构,台馆敞深沉。树里猿窥果,花同鹤听琴。”而后他还在《晁采馆集》中写到:“湖上山水之佳,昔闻有真人窟宅,自清湖先生(即费完)咏游其间,真傍日月而临风雨,景仰名胜。”

鉴于此,当时即有不少官宦名士和文人骚客慕名前来观赏,并为其题诗作对。如京官郑方成返乡省亲,就几次到甲秀园览胜,题七律一首称颂:“澄湖一曲不可当,花竹夹堤烟树苍。宾主真疑千气象,云水忽起映衣裳。辋川庄里无人敌,河翔怀前有楚狂。从此山川添胜迹,记烦园史记澄床。”再如上饶籍的明万历内阁大学士郑以伟,有一年拜访费元禄,还为甲秀园题一楹联:“湖水如注时有红鹅来下浴,主人无学翻多玄草落流云。”短短二十二个字,将甲秀园秀美的山水和园主人的功劳,全都概括进去了。

甲秀园风光景致可以说数不胜数,其中即有草树湖屋交相辉映的实景,也有远山烟雨空灵飘渺的虛景。对此,费元禄以其灵动的艺术慧眼,将其归纳为八个景观,分别是:五湖烟雨,九石晴岚,峨眉夜月,灵山曙色,龙门春声,鹤岭霁雪,平林返照和古寺疏钟。根据有关记载,我为上述八景各题写一首诗,分阙记叙如下:

八景之一“五湖烟雨”

十里长堤浴彩虹,碧波荡漾五湖通。

楼台亭榭蓬莱景,倒映水中烟雨濛。

五湖烟雨,从名称即可看出写的是五湖风光。五湖以官湖为中心,其余四个湖,清湖在南,岑湖在东,叶湖在西,后湖在北,湖与湖之间有水道相通,倚靠一至两个花园。且湖的岸畔均植有垂柳花草,放置了石桌石椅。还有的湖修建了湖心亭和曲廊桥。花草垂柳和楼台亭阁映入湖水中,微风吹过波光粼粼,别有一番情趣。

五湖官湖最大了,其湖里还有一个景中景小瀛洲,自然它的湖光山色特别美。如该湖的东面植有一大片莲藕,还庄主在此置办了大小游艇和捕鱼采莲的小船。每到夏季荷花盛开之际,即呈现出“碧叶无穷点点红,鸳鸯戏水野鸭浮”的别致景观,泛舟湖中,就如同来到了蓬莱仙境,令人陶醉不已。

“万般柔情皆烟雨”。要说五湖风光最美还应该是它的烟雨迷濛。初春黄梅时节,连绵的细雨,会使得湖面之上雾霭缥缈,远山近景若隐若现,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大雨滂沱的时候,则湖面呈现出另一番的妙景。那就是大滴的水珠洒落湖中,顿时湖面飘浮起无数个大水泡,就如同鸡蛋在那里半浮半沉,将整个五湖完全笼罩在了烟雨迷濛之中,恰似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以虚写实、浮生若梦……

八景之二“九石晴岚”

龙门万载摩岩中,天乳千年宝刹封。

雨后晴岚草树艳,嵯峨九石赤山红。

河口信江北岸的九狮山,古人称之为九阳山、九石山。此山绵延十里许,沿江分布了很多胜迹,像炮台山、天乳寺、龙门第一关等。由此它成为了铅山北面之屏障,历代文人墨客来河口没有不前往观赏,且多有赞誉。如有一位名士在他的诗中这样写道:“阳山赤壁镇龙潭,扼护铅邑北屏障。九石晴岚草树艳,一江烟水风帆扬。”景名“九石晴岚”,便出自于此诗。

关于九狮山,曾经流传这样一个故事。说古代河口这个地方来了九只黑狮怪,口吐黑色的烟雾将阳光遮蔽。眼看人们因无法种植粮食快要饿死,一个名叫秀哥的后生挺身而出,历经千辛万苦找到黑狮怪的克星金鸡。黑狮怪发现后追至信江河边,一字排开欲要过江。恰好此时秀哥乘坐的金鸡展翅飞到了南岸,只见金鸡引颈一声啼,马上日出万道光,九头黑狮怪顷刻间化成了九座石山。老百姓重新过上了平安的生活,称此九座石山为九狮山,金鸡立在上面啼叫的那座山为金鸡山。

八景之三“峨眉夜月”

蜿蜒坦迤小峨眉,澄影清辉月下溪。

夹镜坡前断桥过,新开寺后斑鸠啼。

诗中提到的小峨眉实为一座山,坐落在河口西南面两三里的地方。山虽小,却境内树木葱茏、修竹彤彤,风景这边独好。因而它被费氏庄主看重,在此规划修建了一座双拱彩虹桥和上山的石道。另外山顶的四个角各建了一座凉亭。按照东南西北方位,亭名依次为清风亭、馨香亭、明月亭和芬芳亭。这里还有三个小池塘和一个颇有一点名气的新开寺。小池塘呈品字形分布,内植莲藕,养青鱼。新开寺则深藏于山坞密林中,应了那句“深山藏古寺”诗的诗意。

该景观名为峨眉夜月,指得即是这里的夜色很美。如费元禄有一次陪朋友夜游小峨眉山,就记载说:“远山宜秋,近山宜春,高山宜雪,平山宜月……湖上小峨眉蜿蜒坦迤,澄影清波……”多么静美的小峨眉山夜月景致啊!明月映照下的平岗,清柔的月光透过树隙,漏一地大大小小的碎玉。落进池塘里,满池的水波顿时微颤闪烁。再看那凉亭,像童话里的小屋被渡了一层银边。此时的一切,是那样地静谧、安祥,哪怕大声喘口气都有可能破坏这如水的月白风清。

八景之四“灵山曙色”

晨曦曙光染苍穹,百里青峦七二峰。

阵雨旋晴碧野洗,灵山倩影五湖中。

此景为虚景。河口距灵山看似很远,其实直线距离也就三十余里,眼睛好的人,在这里都能看到灵山晨起的曙光。至于说到灵山,它乃是赣东北的一座名山,峰奇林多、古木参天,沟壑纵横、溪水潺潺,较有名的胜迹有七十二处之多。传说古代有许多妖孽藏匿在灵山洞中修炼,山民们为保护地方平安,修建了九十九座寺庙来镇之。至今,仍有许多寺庙的香火非常旺盛。

甲秀园的五湖之水,来自铅山南部山区,波光潋滟、清澈见底。雨过天晴,灵山倒映五湖水中,就尤如一幅七彩的图画,秀美的风光近在咫尺,湖光山色、镜花水月。不仅如此,在甲秀园后背的信江之中,也能看到灵山的靓影,水木清华如诗如画。若乘船江上游动,灵山倒影也随之恍动,就仿佛自己身在灵山,妙不可言。

八景之五“龙门春声”

鱼米狮江春意浓,可惜水怪来作崇。

龙门第一雄关设,从此妖魔无影踪。

说到龙门春声这个景点,就要弄清龙门第一关是怎么回事。民间传说,九狮山中间那座山下面为一口深不可测的大王潭。曾经有人来此寻死,跳下去落进一条大鱼的嘴里。家人们以为他死了,却不料三个月后他竟然奇迹生还。大家很是奇怪,问那人情由。那人说他进到鱼腹,开始什么也看不见,未几才发现前面有亮光,沿着亮光走去来到一个山坳。原来到了梨山,他便在这里跟梨山老母学法。后因思念父母妻儿,执意要回家,临行前师傅授他一些防妖镇怪的法术。河口以前江中常有水怪作崇,人们便请那人去降妖除怪。一阵作法,那人用桃木剑在大王潭上面石壁刻下“龙门第一关”五个大字。自后,这里再沒有妖怪兴风作浪,人们得以平安生活。

其实龙门春声景观,更多的原因是甲秀园九阳楼和大王潭渔民捕鱼。九阳楼高三丈有余,造型恢宏、装饰精美,倒映狮江尤如一座色彩斑斓的龙宫。至于大王潭,水深岩大,为鱼类天然的栖息地,因而常有渔民来此捕鱼。春江明月夜,闪着渔火的竹排团团围住大王潭。渔民们一边用竹篙拍打水面,一边唱起自己编的渔歌,歌声此起彼伏,响彻夜空。以此为龙门春声,是不是很有一点意思!

八景之六“鹤岭霁雪”

放鹤岭头放鹤亭,相思河畔相思吟。

踏歌霁雪游梅圃,素裹银装北国行。

鹤岭其实不在甲秀园,而是处于清湖费家庄院、湖东烈桥相府和小峨眉山三地的中心。其岭俊秀,环境优美,是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由庄院去鹤岭游玩,须经东花园、夹镜坡,过马鞍山下的相思河,拐南再直行里许。岭上岗坪约有十余亩,中建一小亭,亭四周遍植树木修竹。每到春夏,山岭一片葱绿,山风拂过,似如龙翔翻腾。因为鹤岭修有梅圃,此地的霁雪景色特别美。每年冬雪纷飞的日子,人们便去鹤岭观梅斗雪。南方能有此北方风光,鹤岭之幸也。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相思河、相思桥和放鹤亭。费元禄在《晁采馆集》中写道:“去晁采馆里许多,水名相思河,一石梁覆其上,友生南归,余每送于此……桥名相思……”据此可知相思河、桥的名称是费元禄所取,为得是纪念朋友的情谊。而放鹤亭,则源于费宏费完兄弟。据说当年他们俩兄弟在家乞休,费宏居烈桥,费完住清湖,两兄弟常到鹤岭相聚,还在此放生了一对丹顶鹤。费宏去逝后,费完为纪念那一次聚会放鹤,于岭上修建一亭,亲书亭名“放鹤亭”,并配楹联一幅:云中白鹤任飞翔,湖泊鲤鱼跃龙门。

八景之七“平林返照”

平林宽广树成荫,百鸟争鸣万松听。

滔汩徘徊桥下过,斜阳返照水流金。

该景观指得是平林万松的风光。平林区又称松林坪,座落在庄院东北方向。从庄院去松林坪,须经徘徊路,路上小溪修有一座石桥,桥名亦为徘徊。坪的周边设有费氏私塾、裁缝馆、鞋帽坊和练功房等。庄院与西花园之间的三角地,还兴建了一座青砖碧瓦、四角高翘的万松楼。非常难得的是,这里还有一个几十亩的跑马场,为费氏子弟习武练功的地方,亦可让外来宾客在此策马扬鞭一回。

平林区真正成为甲秀园的主要景观,乃是多年后林中松树都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可绿荫百余亩土地时。可以想象得出,这个时候来乘凉,该有多么地惬意舒坦。加之万松楼琴棋书画样样不少,茶房酒厅一应具全,因而每到夏季,庄里人都喜欢到这里来避暑。恰如万松楼大门对联所写的那样:进庄览湖色五湖碧水绕庄院,登楼观松景万松耸云秀楼阁。非常地令人心旷神怡。

八景之八“古寺疏钟”

水秀山青林木深,求神拜佛进香行。

章岩永福菩提庙,暮鼓晨钟早晚听。

甲秀园周边当年有很多寺庙。老一点的像章岩寺,新开寺,永福庵,菩提庙;新建的有接迎庵,朱公庙,天乳寺。其中与费氏有渊源的,除了甲秀园西南边的新开寺,再就是坐落在信江北岸的天乳寺。据《鹅湖费氏家谱》记载,天乳寺庙基原为费氏产业,时年河口镇一万姓店老板,五十岁那年忽然出家为僧,征得费氏同意在此建了这座寺庙。

这众多的寺庙中,有一座是费氏的家庙,即坐落河口三堡街的太平火德庙,俗称火神庙。此庙为第三任园主费尧年所建。据说他有一次做梦,梦到有人喊他救命。问其姓名,答曰叶盛,箕伯推入江的。他心想人家托梦自己,必定要救,于是第二天带领家人到江边捞人。可捞了一整天,才只捞到一段枝叶繁盛的樟木。莫非这段樟木就是叶盛?费尧年逐请人用这段樟木雕刻成一个神像,称其为“叶盛太保”,作为火神菩萨供奉在太平火德庙内,接受人们的香火祭拜,以求保佑地方太平。(未完下有续篇)

*(该文相关资料出自清湖费家费文瑞老先生的《秀甲江南的甲秀园》一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铅山招聘网,免费找好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