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类

这是高手舟山有位鱼拓师名叫周一,他想出

发布时间:2022/6/6 14:23:47   

生活家·达人

让舟山的孩子

了解舟山的鱼和海洋,

让东海的鱼

游入更多人的视野

鱼拓师周一

想出一本《东海鱼谱》

周一的鱼拓艺术展正在普陀区图书馆展厅火热开展,现场共展出他的鱼拓作品40余份,开展当天,吸引了不少文艺界的同仁来捧场。

“我是舟山人,我对大海有割舍不掉的情结。”谈论起自己最喜欢的鱼拓,周一娓娓道来。

通过鱼拓,他想把这份对海的情结、对鱼的敬畏用真实的方式保留下来。周一从事鱼拓艺术已有17年,现为中国渔业协会鱼拓专业委员会理事,已完成各类鱼种拓片千余件。

他想让更多的人

认识东海的鱼

海边人家的生活离不开鱼,靠海而生,以海为生,对于为舟山人带来美好生活的鱼,周一想要做点什么,他不希望鱼对于大众来说,只是餐桌上的食物。

周一是个资深的海钓爱好者,鱼在出海那一刻闪耀的样子,一直在他的脑海里盘旋,于是,他有了延续鱼儿生命的想法,开始学习制作鱼拓。

从“机械理工男”转型成为艺术爱好者,周一花了很多心血。

他从中国的拓碑艺术出发,把鱼用墨汁、颜料拓印到纸上,一比一还原鱼的大小、形态。“你们看到的鱼是什么样,拓出来的也就是什么样的。”周一说,在鱼拓艺术上,他追求还原复真,不仅要形似,还要神似,鱼的眼睛、鳞片、姿态都是拓印时的重点。

保护资源,

让舟山的孩子认识家乡的鱼

看过很多关于物种保护的新闻,面对家乡的鱼,周一也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尊重自然环保理念的宣传。

“我们的父辈能听到大黄鱼的叫声,能看到一片金黄的‘鱼满舱’的壮观景象,但在长久的捕捞中,东海差点面临无鱼可捕的尴尬处境。”周一回忆说。虽然现在社会各方面的保护下,东海的鱼类资源正在转好,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那根弦还是不能松。

周一注意到,现在很多舟山的小朋友不认得各类鱼的品种,甚至连家里餐桌上的鱼也叫不出名字。“海岛的孩子至少要认识鱼吧。”通过鱼拓,周一想让更多的孩子认识鱼、认识海洋进而保护海洋。

在制作鱼拓时,周一认为自己是能和鱼进行沟通的,每一幅鱼拓就像自己的孩子,他希望这些“孩子”可以唤醒人们内心对保护海洋的共识。

让鱼拓

成为城市的文化艺术交流品

近年来,周一的鱼拓画作品多次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各种展览和活动,但专门的鱼拓展览,这还是第一次。

此次鱼拓展于13日正式开展,当天,许多朋友、艺术家等前来观展,其中还有舟山市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在现场看中了一幅翻车鱼的鱼拓,询问周一能否将这幅作品捐赠给舟山市博物馆,周一毫不犹豫答应了。

周一和舟山市博物馆的合作源于几年前,目标是完成个大类的舟山海洋生物的拓印,做成卷轴,到时候可以作为舟山的特色艺术作品去各地进行展览,方便与其他城市的文化交流。

目前,周一已经拓印了60多种鱼类,离种的目标已经过半。

出版《东海鱼谱》,

让东海的鱼被更多人知晓

除此之外,周一想要在完成种鱼拓后出版一本《东海鱼谱》,将他这些年的鱼拓作品进行整理。他说,每一幅鱼拓作品就如同鱼的身份证,配上鱼的介绍,就能让人对东海鱼类有更详细的了解。

不同于照片,鱼拓由于是一比一还原,能让观赏者对鱼的大小以及鱼身上的鳞片、细节,有更直观的感受。

大多数人都以为只有有鳞片的鱼才适合做鱼拓,但是龙头鱼拓的成功,让大家看到了周一的功力。“作为舟山人,作为舟山的民间艺术家,我觉得我有责任去弘扬舟山的本土文化。”周一说。

这次的展览,只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小部分。未来,他想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细化,尽快让《东海鱼谱》和大家见面。

鱼拓

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在展览现场,一幅巨大的鮸鱼鱼拓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这是一位渔民钓上来的重达25公斤的鱼,光鱼膏就卖出了不菲的价格。渔民第一时间找到了周一,想要做一幅鱼拓进行永久珍藏。

现在,越来越多的海钓爱好者在钓到心爱的鱼时,已经不满足拍照留念了,而要用鱼拓来记录。在全国举办的各种海钓大赛上,周一也经常被请去为冠军制作鱼拓。他感觉到,现在大家对鱼拓这类艺术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了。

开展当天,许多市民也前来观展。有一位阿姨称赞说,这些鱼画得真好,鱼鳍、鳞片都画得栩栩如生。当得知这所有的作品都是拓出来的时候,阿姨惊讶于还有这样一种艺术方式。后来又来了一位奶奶带着小孙子,小朋友在展厅里面好奇地张望,奶奶给他介绍各种鱼的名称,这位奶奶说,舟山小孩子就得多多认识家乡的鱼。

这也是周一举办此次展览的初衷,目前舟山各类海洋文化遍地开花,文化生活越来越繁荣,艺术展现形式也很多样,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舟山海洋文化锦上添花,加深大家对舟山鱼文化的印象。

让鱼拓文化有人传承

现在,周一只要空下来就会做鱼拓。他享受做鱼拓的过程,他也在等合适的鱼,毕竟要做鱼拓,对鱼本身也有一定的要求,要新鲜、不能有太多破损等。

在海鱼鱼拓这一领域,周一名声在外。这些年,其他城市的鱼拓爱好者在遇到技术瓶颈后,会来舟山找到周一的工作室,寻找突破解决的办法。去年,一位舟山女性找到了周一,不同于其他有基础前来交流的鱼拓艺术家,她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鱼拓,只是在偶然间了解到鱼拓之后,就深深地喜欢上了。

她叫林海飞,自己经营了一家物业公司,喜欢上鱼拓以后,她就拜周一为师,只要一有空,就往工作室跑,努力学习鱼拓技艺。半年时间,她的手艺已经独当一面了。

展览当天,林海飞就在现场,为大家展示鱼拓的完整过程,固定、清洗、上色、拓印,每一步都完成得十分漂亮。“我才学到一些皮毛而已,和我师父的作品没法比。”她谦虚地表示。接下来的时间,她还是想潜心学习鱼拓,直到做出自己满意的作品为止。

传帮带,在非遗传承上尽一份力,也是这些年周一努力的方向。

记者|黄燕玲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阿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8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