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务市场 >> 服务市场介绍 >> 滴滴25款APP下架,美团高德攻占市场
导语:7月,滴滴赴美上市,国家强制app下架并整改,与此同时,高德打车、美团打车、T3出行等众多网约车都开始发放大额补贴,企图在滴滴整改期抢占市场份额。
说到最近打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薅到众多打车平台的羊毛呢?很多打车平台都开始发放大额券,0元打车不是梦~
滴滴从低调上市,到APP接连下架,再到史无前例的7部委进驻,本可成为“独角兽”的滴滴,仅用几天的时间,就灰溜溜地跌落神坛。
但滴滴在国内占据多年的垄断地位,尽管众多打车平台群起而攻之,但市场份额真的好抢占吗?还会有下一个垄断者吗?和阿哲一起来看看吧。
01
滴滴如何走向“雷池”
做为一个新生事物,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和传统监管存在碰撞和博弈。
而网约车的诞生,直接挑战严格牌照管制的出租车行业。无论是滴滴还是Uber,都一直在挑战法规边界。很多西方国家,对网约车监管,比中国更加严格。
从滴滴的过去发展历程,并非是一个遵纪守法的老实孩子。无论是年滴滴和快的的合并,还是年滴滴收购优步中国,滴滴都没有主动向监管部门申报。
根据《财经》杂志的报道:“《财经》获悉,在(合并)上一周,交通部官员还专程和滴滴、优步中国确认过是否有可能进行合并,但当时交通部得到的答案是——不会合并。上述接近反垄断局的人士也表示,他们在上月也向优步中国求证此事,依然被告知——不会合并。”
年9月,商务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滴滴和优步的合并,并未向商务部申报。商务部将对合并案进行调查。然而,直到今天,这个反垄断调查仍然没有结案,滴滴也没有受到处罚。
在过去,滴滴经过了很多风风雨雨,在与监管的博弈过程中,可以说是步步前进。中国在网约车领域的监管政策,可以说是非常自由宽松的,比德国、日本以及美国部分大城市都要宽松。
在一次次的监管博弈中,滴滴形成了不管监管咋说,只要没有明令禁止,不管三七二十一做了再说的习惯。确实,如果滴滴是一个老实听话,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好孩子,网约车这个生意,根本一开始就做不起来。
但滴滴碰到的问题,绝不仅仅是监管。昂贵的价格,高昂的手续费,司机的怨言,其他巨头的进入都会给滴滴带来更大的麻烦。高德的聚合打车,联合零散的网约车平台共同对抗滴滴,有可能颠覆网约车的商业模式,让滴滴苦心打造的护城河化为乌有。
在滴滴出行APP被下架之前,曾经有报告指出,滴滴掌握着91%的网约车的市场份额,而剩下的9%则被美团出行、曹操出行、高德打车等网约车品牌占领。
在今天拥有几乎绝对垄断地位的滴滴,都无法规模盈利的话,如果有一天垄断地位被挑战,又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根据滴滴到年的净利润表,即便是滴滴一家独大的时期,也很难实现盈利。
这也许就是,滴滴管理层宁可政治不正确,宁可忽视监管部门的建议,也义无反顾的冲美国上市的原因吧。反正上市了,对投资者的义务也尽到了。
02
美团、高德势在必得?
在滴滴没有成为倒下的巨人之前,无论是美团还是高德等巨头,尽管也进行过平台补贴等多方面的拉新活动,却始终收效甚微,但是根据目前这些网约车品牌的活动轨迹来看,新一轮的大战似乎已经开始了。
众多二线平台看到了属于自己的机会。美团打车复活了,大范围做推广,打开APP就送4.5折的新人红包;高德打车也开始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