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务市场 >> 服务市场介绍 >> 年度观察数实融合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市
“数实融合”成为产业界面向未来的发展共识,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第三方数字化市场迎来机遇和挑战。多方主体如何合力助力壮大第三方数字化市场?如何向想要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中小企业提供“好用不贵”的数字化小工具?
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
在“数实融合”的背景下,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要求不断增加,数字化服务正成为产业界未来发展的共识。
其中,第三方数字化服务成为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依托。资料显示,过去几年,中国第三方数字生活和服务市场快速扩张。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按GMV(商品交易总额)计算,这一市场的规模从年的亿元增至年的亿元。预计此后5年内,市场继续以9%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第三方数字化服务产生与发展是社会分工必然结果,由于它具有融合众多供给方与需求方的能力,因此有利于促进融合创新、合理的搭配使用资源。而且对需求方来说,第三方服务通常更具专业性,还利于节约成本。”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张新红表示。
当前,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轻量化数字工具上,数字服务商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垂直深耕行业,有专业的行业洞察,也有能力为中小企业提供量身定制、即插即用的SaaS服务和代运营服务。
垂直做餐饮业SaaS服务的企迈科技表示,小程序给门店带来的价值显著,以其服务的五条人糖水铺为例,其小程序上线后,客单价从26元涨到了38元。从年开始,企迈服务的餐饮业就以每年%的速度增长。
▲数字化服务商将成下个风口。图片来源:企迈科技
“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商不但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节约成本,而且还可以利用经验和技术帮助企业做数字化营销、代运营。而且,由于服务众多客户,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商能够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可以帮助企业少走弯路,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勇坚称。
第三方数字市场存在哪些挑战?
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还遇到了哪些困难与挑战?
从需求方看,李勇坚告诉中新经纬,目前中国有约1.6万亿市场主体,其中99%都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数字化转型上,大企业可以通过设立数字化部门等方式,而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缺乏能力,转型的门槛较高,而且各具特征。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商如何服务好中小企业是一个挑战。”
他具体指出,企业设立数字化转型部门相当于研发投入,有相应的税收优惠,但对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却缺乏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叠加大部分中小企业资金相对缺乏的现状,可能影响中小企业采用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的意愿。
张新红也指出,虽然许多中小企业了解数字化的重要性,但对数字变革的理解不足,缺乏数字经济相关知识储备,常出现“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窘境。
▲上海国际消费电子技术展现场。支付宝小程序快速搭建,已经可以做到5分钟就能搭建好一个简易小程序。图片来源:蚂蚁集团
同时,整个市场对使用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商的氛围仍在形成的过程中。“许多中小企业主、创业者对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商方案还有一些顾虑,比如把数据上传到服务商云上,会担心数据安全。”李勇坚称。
从供给方看,支撑强大的市场需求与前景需要高质量、高水平的第三方服务商供给。而中国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商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在数据积累、方案个性化、市场营销等多方面仍在探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李勇坚表示,由于当前市场许多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商规模较小,客户没有达到“临界数量”,也就难以具备成本优势。“比如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商只做一家企业,则不具备成本优势,做到家时,不但具有成本优势,还具备数据优势,能更好地提供个性化方案,因为个性化方案中往往90%基础相同的。”
对于这些问题,第三方数字服务商也在积极探索。比如,企迈科技在年转型做SaaS产品研发,通过小程序、多渠道会员、卡券、企微SCRM、订单中心、商品中心等产品服务。客户的需求是在逐渐加深,在功能和场景上的SaaS研发也在加深。
企迈科技创始人王友运表示,数字化工具越迭代,以及SaaS服务的垂直化分工,让数字小工具变得越来越轻便、好用,价格也越来越便宜。王友运举例称,“对于一个中型腰部的餐饮业,自己做开发,一年要几百万的投入,如果直接采购我们的SaaS服务,一年二、三十万就可以了。”
平台企业具有数据、技术等优势
当前,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参与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市场。大型企业纷纷为中小企业匹配产品和服务,比如“企业安全云”面向中小微企业免费开放;联想集团推出中小企业一站式数字化服务平台;华为推出70多个“小而美”方案,助力中小企业“上好云、用好云”。中国企业级市场也已经成长出像有赞、微盟等独立SaaS上市公司。
此外,平台企业也正在后退做“中后卫”,向数字化服务商开放产品技术、生态及平台原子化能力,数字化服务商做“前锋”,为各垂直领域的服务业中小微提供灵活、快速迭代升级的SaaS服务。
▲服务业数字化的需求,亟需“安卓市场”似的SaaS生态。图片来源:蚂蚁集团研究院
多元化的主体参与是促进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商市场发展的条件,李勇坚认为,平台企业作为参与主体之一,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李勇坚具体指出,一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平台企业已经通过各种方式与企业联系起来,对企业而言,已建立联系的平台企业提供第三方数字化服务的信任成本、沟通成本会更低。
二是平台企业具有技术积累。在软件开发、技术人才储备、技术底蕴等方面,平台企业都已具备一定积累与优势,有助于在数字化转型方案上“一通百通”。
三是平台企业具有数据优势。比如阿里等平台已经具备了一定营销数据、消费者数据、产品数据积累。
四是平台企业做第三方数字化转型服务时,不会太“急功近利”。小的创新的产业互联网企业,往往需要尽快盈利,而平台企业具备一定资金投入优势,能够承担一定前期亏损,更利于到达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商的客户达到“临界数量”,形成正反馈。
蚂蚁集团数字化生态开放运营负责人张琤以支付宝开放平台举例称,中小企业最需要的数字化,首先是决策的数据化,系统可以帮助提供信息并且做出决策。作为平台,支付宝可以帮到他们去做基于信息化基础上的数字决策。此外,平台上的域,无论公和私,平台都能给到更多线上触达的能力。
“能真正服务好中小微实体企业的是第三方服务商。他们对行业的深耕和洞察力是最专业的。而服务商也希望平台边界清晰,让他们背后有墙可靠,背靠平台,在前面去帮助商家。”张琤称。
据介绍,支持第三方服务市场的发展,也是蚂蚁集团“以数助实”的探索方向之一,即通过开放产品技术、开放数字生态和开放平台“原子能力”来助力第三方服务市场的发展,帮助第三方服务商开发“好用不贵”的数字工具,探索高效率、集约化和低成本的数字化路径,共同服务好广大中小企业的转型需求。
同时,李勇坚也表示,平台企业在后退做“中后卫”时,仍然存在一些待进步之处。
“比如,汇集了大量第三方服务商的平台企业,该如何管理这些第三方服务商,其监管的制度、方法尚待完善;再比如,平台企业的运营成本较高,而ToB业务需要一点点抠成本,这种商业模式思路的转变,还需要平台企业仔细思考。”李勇坚称。
本文首发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