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全国“携号转网”正式提供服务启动仪式现场。、、……背景板上的一个个号段,曾经是人们区分号码所属运营商的标志。11月27日上午,全国“携号转网”正式启动仪式上,随着工信部、信通院、三大运营商、中国广电相关负责人按下按钮,手机号码专属的对应关系已经成为历史,用户无需更换手机号码,即可在主要运营商之间自由切换。从3月到11月,“8个月的时间里,全行业共完成了余项系统建设改造;开展网内网间联调联测项目超过万个;三家企业累计投资超过30亿元;建成了全国31省份‘携号转网’实时交互联动系统,率先达到了‘小时级’携转效率。”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鲁春丛表示。从年开始的个别省份试点,到今年11月10日开启的全国试运行,“携号转网”服务逐渐完善,日益成熟,不过在试点和试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电信企业人为设置系统障碍、部分用户携转后无法正常上网等问题,对此工信部将监督检查并实时监测。“携号转网”服务会成为搅动市场的那条“鲶鱼”吗?“问的人多,转的人少”人为设置系统障碍成最突出问题从试点省份和试运行期间全国26省市的携转量上看,“携号转网”服务并不会对三大运营商的竞争态势造成剧烈影响。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鲁春丛表示,截至11月26日,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五省(市)完成“携号转网”用户万,携转占五省(市)用户总量的1.8%。其余26省(自治区、直辖市)11月10日上线试运行的“携号转网”系统中,用户也是“问的人多,转的人少”。截至11月26日,26省(自治区、直辖市)协助7.2万个用户完成携转,占总用户量的万分之零点五。工信部发现,有三类问题还很突出:一是部分电信企业人为设置系统障碍、违规增设携入携出条件,影响用户体验和感知。二是赔付标准不合理,部分用户反映协议期过长、提前解约赔付标准过高等问题。“用户反映协议有效期到年/年这个情况,是个别企业系统默认设置的问题,我们已经要求相关企业全面整改。”鲁春丛表示。第三个主要问题是系统运行维护不完善,影响已转网用户体验。部分用户反映,携转后无法正常上网、充值、享受不到原有一些应用服务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工信部成立了由各地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带队、三大运营商省级分公司分管副总任副组长的“携号转网”工作专班,全国共人的联合监督检查团队。同时,工信部还指导信通院对全国电信企业“携号转网”系统进行连续监测,重点监测电信企业违规关闭和中断系统服务,以及与用户交互不规范等情况。对于擅自增设办理条件、人为设置障碍、利用“携号转网”实施恶性竞争等行为,工信部还要求企业集团公司纳入各省级公司考核,将其作为纠风工作考核重点指标。强调“九不准”底线红线工信部按照省份申诉率排名进行通报早在年11月,第一批携号转网在天津和海南启动试点。随后的年9月,第二批携号转网试点在江西、湖北、云南落地。年下半年,工信部发布的《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年)》明确提出,年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携号转网服务。年12月,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五省市各运营企业推出携号转网新业务受理流程。今年11月,“携号转网”服务进入了冲刺阶段。11日上午,工信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