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务市场 >> 服务市场历史 >> 互联网小贷行业呈两极分化风险隔离谋求合规
监管趋严之下,互联网小贷进入洗牌期,合规经营仍是发展重点
《中国科技投资》李晓娜龙秋月
年11月,银保监会与央行联合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对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注册资本金、经营范围、平台资质等方面设置准入门槛,对经营过程中的融资杠杆、联合贷款比例、贷款用途等方面划定若干红线。监管趋严态势下,互联网小贷行业进入洗牌期,互联网巨头增加旗下互联网小贷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不符合标准且实力不足的公司逐渐退出市场。
根据监管整改要求,蚂蚁集团(.HK)已对旗下的花呗、借呗先后启动品牌隔离方案。近期,小米集团(.HK)旗下移动支付平台天星数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星数科”)也逐步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转移至消金公司。独立经济学家、财经评论员王赤坤表示,经过数年的积累,小贷公司等民营金融机构蕴含着相当大的风险,给国家金融秩序增加一定的风险,监管部门因此出台一系列政策对小贷行业进行整治,积极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和体系的建设完善。
两极分化
《暂行办法》对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公司的注册资本进行限制,要求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暂行办法》发布后,小贷行业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一方面,互联网巨头纷纷对旗下小贷公司进行增资扩股,谋求合规化经营;另一方面,部分不符合标准的小贷公司开始加速清退。
为获取跨省经营的资格,互联网小贷公司的注册资本必须增至50亿元及以上。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9家正常经营的小贷公司注册资本达到50亿元及以上。
年以来,互联网巨头先后增资旗下小贷公司。年4月,腾讯(.HK)将旗下的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付通小贷”)的注册资本从25亿元增至50亿元;年8月,美团(.HK)将旗下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团小贷”)的注册资本由30.58亿元增至50亿元;自年9月起,数科(QFIN.US)对旗下的福州三六零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贷”)进行两轮增资,增资后的注册资本从5亿元升至50亿元。
*实缴注册资本在50亿元及以上的小贷公司,根据天眼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554.html